尽管有那么多的科学家向弗洛伊德发起挑战,但他百年前的理论到今天还没有被超越,这是一件憾事吗?尽管曾经饱受非议,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无疑是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的伟大人物之一。他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审视自我的另一种途径,即使这种审视可能并不全都符合科学的眼光,但它无论是在医学的临床实践,还是在自我心理健康的调节上,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弗洛伊德的理论还直接催生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和哲学著作,有一个时期,几乎没有一个现代艺术家不受其影响。
但是自弗洛伊德划时代的大著《梦的解析》于1899年问世以来,对他学说的批评就从来没有断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可能并不符合科学的实验原则,因而这100年来,一直有很多科学家力图通过实验对其理论进行验证,有些结果对他非常不利,并促使一些科学家不仅向他发起挑战,更试图全然推翻其理论。
如果弗洛伊德先生活到了现在,不得不面对这场论战的话,他也许会承认一根雪茄就是一根雪茄,但一个梦从来就不是梦——在大问题上他可绝不含糊。
那么梦到底是什么呢?弗氏坚持认为,梦是通向另一种人们难以接近的意识世界的窗户,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通向无意识的捷径”。而今天更多的科学家却持有与此完全相反的看法:梦境不过是大脑皮层在睡眠状态中随意兴奋的产物,而没有任何别的特殊含义。
但学者们并不是一直都支持这种观点的,一百年来,科学家们都在对弗洛伊德的学说进行实验。一位叫爱德华·内塞西安的来自纽约的精神分析学者对此评价说:“这有助于用一种科学的方法,一种可复制的科学方法来对所有的设想进行测试。”1953年,科学家们曾发现了一种叫REM(快速眼动)的睡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尽管人处于睡眠之中,但其大脑的大部分却能像他醒着时一样活跃。而一旦人们从这种状态中醒来,就会说他们刚才还做梦来着。
受这些研究的鼓舞,很多科学家将REM状态视为与梦境一体,同时,他们努力想找出大脑中控制REM的那一部分。这些科学家们一度断定弗洛伊德是错了,梦境不过是在无知觉状态下运转的大脑所产生出来的随机图像罢了,而这些图像包含的所谓含义,也不过是我们有意识地联想而生。
但是,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REM状态与梦境并不一样。通过对一些大脑损伤病人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在那些过去被认为是控制REM产生的部位受伤而无法工作之后,这些病人仍然还能做梦。而另一些大脑受损的病人虽然没有梦境,却可以进入REM状态。
科学家们接着发现,REM睡眠并不是梦境的唯一领域。因为尽管大部分梦境发生在REM期,但是在其他的睡眠状态中,人们也会做梦。最近的发现则让科学家们得出结论,即REM不过是梦境的一个触发点而已。也就是说,REM睡眠是最好的但不是唯一的做梦环境。
近年来,新的成像技术已经可以向我们显示出,做梦时大脑的哪个部分最为活跃。例如,通过这种新的摄影技术,我们就可以看到,人在做梦时,大脑中主管情绪和情绪记忆的部分相当活跃,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梦境会带给我们非常强烈的感觉。同样活跃的还有主管认知和图像处理的部分,这说明了梦境中的图像为何如此逼真。而与此同时,大脑中被称为“决策区”的部分却相当平静,使得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梦境通常是不合逻辑、无理性和无秩序的。
这些最新发现与弗洛伊德关于梦境是来自无意识的信息的观点大体上是吻合的。但观察所得的结果有一点与他的理论相反,弗洛伊德认为梦境中充满了可以让我们破解意识最深处活动的象征性符号,而新技术的发现表明,大脑中主管符号的部分在做梦时是相对平静的。
“梦境可能是含义丰富的,但并非是弗洛伊德所认为的那种含义丰富。”一位叫艾伦·布劳恩的美国科学家说。他和他的几个同事都相信梦境的含义其实是非常表面化的,也就是说,一根雪茄就是一根雪茄。
也有人认为,大脑是由神经元组成的一张错综复杂的网,在做梦时,这张网以与我们醒着时完全不同的方式工作,而且其工作和联系的范围更为广大。这种观点倒是可以解释为什么艺术家总爱到梦境中去寻找灵感,但却仅此而已。因为常识和研究的结果都表明,梦境中几乎完全没有合乎逻辑的思想,即使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也不可能总在梦境中解决问题。
100年前,人类大脑的复杂程度还是难以想象的,今天,虽然这种情况已经大大改观,但大脑、思想和梦境的秘密仍然没有被完全揭开。尽管有那么多的科学家向弗洛伊德发起挑战,但他百年前的理论到今天还没有被超越,这是一件憾事吗?梦境的秘密也许是人体最后的秘密,但这一秘密的破解看来要等到一个新世纪了。